(网经社讯)7月20日,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指导下,中国烹饪协会主办的"2025餐饮业食品安全创新实践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推进会"在京召开。网经社数字生活台(DL.100EC.CN)获悉,会上,饿了么携手中国烹饪协会正式发布"食安钉"数字化食品安全监管系统,标志着我国餐饮行业食品安全管理正式迈入智能化、数字化新阶段。
科技赋能:四大创新功能重塑食安监管
"食安钉"系统整合饿了么多年积累的AI技术和平台数据优势,实现了食品安全监管的四大突破性创新:
首先,系统搭载的AI智能巡检功能可实时识别后厨违规操作。基于深度学习算法,系统能精准捕捉未佩戴口罩、后厨卫生不达标等20余类违规行为,并自动生成整改通知,将传统的人工抽检升级为7×24小时智能监管。
其次,创新性地建立了"以奖代罚"的正向激励机制。平台将食品安全表现纳入商家搜索排名体系,为合规商家提供流量倾斜。数据显示,参与试点的商家平均订单量提升了15%,形成了"食品安全=商业回报"的良性循环。
第三,系统实现了政企数据的深度互通。通过打通市场监管部门、网络运营商和平台三方数据,构建了完整的食品安全数字画像。消费者可通过商家页面查看其接受监管检查的"数字信用背书",大大提升了信息透明度。
最后,系统首创了消费者参与机制。用户可以通过点赞、评价等方式参与监督,这些互动数据将转化为商家的信用评分,既增强了用户参与感,又为优质商家带来了实际收益。
普惠政策:百万商家共享数字化红利
饿了么宣布将面向平台数百万商家推出一系列扶持政策:免费开放AI巡检服务,预计年内将覆盖80%的活跃商家;为符合条件的商家免费提供智能摄像头设备;开放周边商圈经营数据分析功能,帮助商家优化运营决策。
特别值得注意的是,平台将重点扶持特定群体。数据显示,目前饿了么平台上有34.7万脱贫地区人员和近5000名残疾从业者。平台计划联合中国烹饪协会,为这些群体提供从设备到培训的全方位支持,包括"零门槛"接入明厨亮灶系统、专属流量扶持等。
从"明厨亮灶"到"数字食安"的进化之路
自2017年启动"明厨亮灶"计划以来,饿了么已建成覆盖30万家商户的透明厨房网络。此次"食安钉"的发布,标志着平台食品安全战略从"可视化"向"智能化"的全面升级。
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吴颖表示:"'食安钉'的创新实践,为餐饮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数字化解决方案。这种政企协三方联动的模式,值得在全行业推广。"
饿了么副总裁田西艳透露,未来平台将继续加大技术投入,计划在2026年前实现AI巡检全覆盖,并探索区块链技术在食品溯源中的应用,构建更加完善的食品安全生态系统。
业内专家指出,随着数字经济的深入发展,"科技+餐饮"的融合创新将成为保障食品安全的新范式。饿了么"食安钉"系统的推出,不仅提升了行业监管效率,更通过数字化手段重构了消费者信任机制,为餐饮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。